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30篇)

时间:2024-08-16 17:22:47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课题: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资料:

  教科书第45、46页资料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圆片、糖果

  学具:准备一些物体(几块橡皮、几枚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明白今日我们要研究什么吗?(分数的意义)说起分数,那你能说几个分数吗?

  (1)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如:12134151118等等

  (2)那关于它,你还明白些什么?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二、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认识单位“1”

  教师这有一个圆片,你能找出这个圆片的12吗?(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能够用12表示,这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

  那你能告诉教师,你把什么平均分了?

  (1个圆片)

  板书1,我们今日就从一年级学的1聊起。1能够表示一个圆片,那生活中还有什么能够用1来表示。

  (1根粉笔、一把尺子、一本书、一个人···)

  这些都是一个物体(板书)

  那1还能够表示(课件出示计量单位)1厘米等等,这些都是什么?这些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1还能够表示1个计量单位(板书)难道1仅仅只能表示一个物体跟1个计量单位吗?还能表示什么?

  (拿起粉笔盒、一把笔、往手中看,还有···再往外想,走出教室,全校的学生,再往外,走到街上··,再往外··)

  不是一个物体了,是一些物体了(板书)这一些物体指的是8颗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此时,一年级学的这个1由表示一个一个的物体开始变成了一些的东西。这时的“1”已经此1非彼1了呀,所以这个1是特殊的1,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单位“1”(红字板书)那这个单位“1”包括(手指学生说)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这就是我们的单位“1”。(语气放重)

  (二)认识分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分了1个圆片,一个物体,那么此刻你们手中带了这么多东西,你此刻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你手中单位“1”的12吗?

  (学生自我动手操作,上台汇报)

  (这8颗瓜子是单位1,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用12来表示)

  此刻请你拿走你单位“1”的22吧(学生拿走整个单位“1”)

  教师让你拿走你单位“1”的22,为什么你把你的单位1拿走了呢?

  (学生解答)

  感谢你小孩,让教师懂了这么多知识,感谢合作,来握握手,去把你的单位“1”记录到黑板上。那这些东西只能分出12吗?你还能分出哪些分数?看谁分出的分数最多?

  (学生展台展示,展示完后让学生把自我的单位“1”写到黑板上)

  (你还能找到分母是5的别的分数吗?25里面有几个15,35里面有几个15)

  还有别的单位“1”吗?

  (找不一样的单位“1”展台汇报)

  感谢你小孩,正因为你描述了这么多的分数,等会将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发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那观察下我们描述的这些分数,我们把XX平均分成了两份,这样的一份就能够用12来表示。我们把xx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能够用25来表示。这些分数的意义好似有相同的地方,你认为分数的意义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概括: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4份3份、4份、5份等都能够用一个词来描述,若干份(板书),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板书)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

  我们得到的这些分数都是带有生活中实物的例子,如果我们脱离具体的情境,我们没有8颗瓜子、9颗糖等具体的实物,教师此刻只写一个45,你还能说出它的意义吗?

  (请学生说)

  那23呢?(团体回答)

  (三)认识分数单位

  回头再看我们研究过的问题,你会有新的发现,在这些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重要。

  (请学生说)

  太厉害了,你的眼睛真是火眼金睛是的,因为24里面有几个14,34呢?··这些四分之几都是由(14)组成的,我们数学上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像56的分数单位是16,(圈、箭头画)我说出一个分数,你能快速的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吗?···1000分之,我还没说分子,你怎样就明白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深化

  同学们,分数藏在我们的瓜子里、还可能藏在你们的··(让学生说)里,还可能就踩在你的.脚下,更有可能就藏在教师的口袋里。哇,闻一闻奶香味好浓,哎,还写着清真字样,你们拿到手里就能够吃了,看一看,教师有多少块香甜的奶糖?(9)此刻,黄教师要把这9块口香糖分发给我们班的同学,谁想来?别着急,教师请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你来拿···

  听清教师的要求,教师请一个同学来拿,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个分数,你来拿,拿对了,奶糖拿走,拿错了口水咽下,知识带走。(找一男一女)

  (预设:19教师很好奇,你为什么让他拿19,而不让拿别的分数)

  好朋友说一个分数来拿。

  (预设28)他为什么偏偏让你拿走两份呢?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想着,你拿了两份,要给他也要分享一份呢。

  (预设12)12你会拿吗?等一下,我想问问别的同学,你们同意他拿走12吗?那你想让他拿多少?

  拿走是别人的心愿,可教师明白,他拿这么多,是为了分享,去把奶糖分享给认真倾听的同学吧。

  看看古人遇到的这个问题(课件出示)剩下不足一个长度单位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这个男孩想明白走一步的长度,可是身边没有尺子,仅有一根长1米的绳子,你能估计一下,男孩的一步约1米的(),是()米?

  提问:那里的三分之一表示什么?单位“1”是什么?

  请学生上台来给大家指一指?那你还能大概的指指14吗?那你觉得13大还是14大,到底谁大呢?

  (13大)小孩,你太厉害了,你的数感真厉害,教师下节课要讲的分数的大小比较都被你识破了。

  四、感知分数的产生

  看来分数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下微课(微课播放)

  同学们,人类探索分数的过程是何其的艰难曲折,但分数的出现方便了人类,当一些整数无法表示时,我们的分数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课上到这,感觉怎样样?跟三年级还一样吗?我们在三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伴随着这个认识,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的数学的词语(单位“1”、分数单位)走到那里,我们立刻要说再见了,最终教师想借助这几个分数(课件出示)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今后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学习上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奋力,这样你做事就会十拿九稳,成为百里挑一的人,感谢,再见。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此刻请大家仔细观察:下头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头的两幅图与上头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能够看成整体1,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若干份一份或者几份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头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三):

  教学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60—6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许多物体;明白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本事。

  4.在简便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并培养抽象、概括本事。教学重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若教师仅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2。师:你们认识它吗?请大声地读出它?(二分之一)

  它是什么数?

  3。师:你已经明白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分子,分母,分数线)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1。师:对于分数同学们明白的真不少,那你们明白分数是怎样来的吗?

  2。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几幅图,大家看(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1)。

  3。师:古人把绳子按相同的长度打上结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两个结中间的一段就表示长度的一个计量单位,(指着图)如图上这样的一段就用1表示,那里有1、2、3三段就用(3)表示,剩下的不足一段,还能用1表示吗?(不能)

  4。师:(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2)再来看,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的东西还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5。师: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6。师:你明白第一个发明分数的人,他是怎样写这个分数的吗?

  7。师:(课件出示62页主题图)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数记号,人们借助椭圆表示分子为1的分数;20xx多年前,我们中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像这样上头摆3根,下头摆5根,就表示35;之后,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这种方法和我国的类似,只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分数线,直至公元12世纪,也就是大约800年前,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向沿用至今。

  8。师:那分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接下去我们就重点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和意义)

  (二)探索研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师: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学生答)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能够,则问:你为什么觉得能够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必须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创作分数。

  (1)操作。

  师:此刻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经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一样的分数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4。认识单位“1”。

  师:利用手中的学具,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能够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4根香蕉、8块面包平均分,我们又能够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师小结:

  不管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8个面包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单位“1”,教师板书),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示

  一个物体也能够表示一些物体。

  师:你能举例说说能够把什么看作单位“1”?

  5。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经过刚才的举例和学习,谁能够更准确地说说怎样才用分数表示呢?(两个学生讲后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教师板书)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1、62页做一做

  2、师:天然数的单位是什么?7里面有几个1?26呢?

  分数也有自我的单位,什么是分数单位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2页。

  3。找生汇报: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是分数的意义。而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3、练习:读出下头的分数,并说出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课件)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2。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合课件演示)

  师:这1支粉笔,是全部粉笔的15,你能猜出一共有几支吗?(5支)师:为什么是5支呢?

  师:此刻有2支粉笔,也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有几支粉笔吗?你是怎样明白的?

  师:此刻有3支粉笔,还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有几支粉笔吗?怎样那么快就猜出来了?

  师:为什么都是,有的是1支,有的是2支,还有的却是3支呢?

  师小结:虽然都是把全部的粉笔平均分成了5份,可是因为单位“1”的数量不一样,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就不一样。所以说一个分数时,必须要强调是哪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即: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表示。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四):

  教学资料: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本事。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建立单位“1”概念

  1.同学们,数学课当然离不开数,看这个数认识吗?(幻灯片出示1)

  2.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3.瞧!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个正方形,一把尺子…

  4.你会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吗?

  5.学生一一列举。

  6.能说完吗?是呀,说也说不完!的确1是万能的,可是听大家刚才说的,一个,一个,好像小朋友们也能说得出来,谁能说点高级点的1,像我们五年级的水平。

  7.学生一一列举,适时点评,他说得与刚才同学说得有什么不一样?

  8.是呀!刚才大家说的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他说得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1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9.谁还能之后说,能说完吗?同样也说不完。

  小结:同学们,看来天然数1不仅仅能够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表示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其实这个1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称:单位“1”。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天然数1入手,体会数字1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经过用数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字1的应用范围,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从而揭示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单位“1”,每一种新事物、新名称的学习我们都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中天然地引出单位“1”,水到渠成。

  二、借助数学活动,深刻理解单位“1”

  1.大家来看,中秋佳节刚过,品尝月饼没?赵教师带来了…,个月饼,既然1能表示许多的事物,那么这4个月饼能看成单位“1”吗?

  2.明明这是4个月饼,你怎样用1来表示呢?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看起来就是1.

  3.如果我们把4个月饼看做单位“1”,以它为标准,那么…

  ………()

  ………()

  ……()

  ……()

  小结:数学这门学科就是这样,不仅仅要认真观察,还要灵活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刚才我们把4个月饼看做单位“1”,理解了4个月饼的,继续看大屏幕,这些能看做单位“1”吗?请你表示出这单位“1”的,请在活动单上分一分、涂一涂。

  5.纠错、展示学生作品

  (1)(2)

  (3)(4)

  6.抽象本质。同学们,观察大家表示出的,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1)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2)与分的东西没有关系,分的形状也没有关系!

  7.看来表示单位“1”的,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呢?

  8.同学们,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本质所在,经过刚才一段时间的学习,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呢?

  揭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9.既然与分的东西无关,那么我们能够把一条线段看做单位“1”吗?你能在这个单位“1”里表示出吗?

  10.展示学生两种想法

  (1)当成线段(2)看成数轴

  第二种进行评价:这位同学不仅仅找到了,关键是它没有把单位“1”看成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线段,而是把它想成了数学中的数轴,真了不起!

  11.在哪里呢?那里是多少?那里是?,怎样写的是1,=1吗?1如果看成数轴,你觉得1后面还有数吗?2在哪里?3呢?1和2的中间呢?1和2的那里呢?

  12.里面有4个,也就是单位“1”里有4个,刚才的单位1里有几个呢?借助刚才的示意图逐一进行验证!

  13.揭示分数单位:

  小结:同学们,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所以就是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分数的意义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关注让学生发现分数存在的规律现象,抽象出分数的基本特征,提取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试着说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是抽象基础上的概括。在不断认识中建立分数意义的模型,经过观察验证,发现只要平均分成4份,其分数单位就是,理清分数单位与平均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单位。

  三、深刻认识分数单位,完成巩固练习

  1.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

  2.你们怎样回答的这么快?我还没有说出分子呢?你们怎样就明白分数单位了?

  3.小结:看来,我们学习数学,能出表面现象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就可能处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的思维真好!

  4.来快速完成一组练习吧!看谁有对又快!

  5.巩固练习

  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写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任何一节数学课,脱离不了基础行的练习,练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提升,经过一组题目的练习,增强学生对分数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理解,同时把单位“1”里面有几个分数单位凸现出来,为随后的带分数学习做好铺垫。

  四、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黄山风景区面积约占黄山山脉的

  (2)黄山年均雨日大约是全年的

  怪不得!这大概就是红树铺燕云、黄山云成海的奇观缘由吧!

  【设计意图】从数学中回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从不一样角度丰富对单位“1”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水平,促进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五、反思总结

  同学们,你们活跃的思维使得数学课堂熠熠生辉,相信大家,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无论从知识上、还是数学方法上,或是学习态度上都会有新的收获与发现,那么,这节课呢?有没有新的思考。

  出示思考问题:

  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

  1.哪个知识点的学习让你记忆犹新?

  2.你有没有领悟到一些不错的数学学习方法?

  3.学习数学重要的一些品质有所体会吗?

  4.或许,你还有别的……

  我相信,这些都来自于你们最真实的想法,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学会思考,终究成功!出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设计意图】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能时常带领小孩们从知识、思考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将是对小孩的长大十分有益的,所以,不让学生进行盲目的反思,而是根据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这样更有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进行深度思考。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五):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资料。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后续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经过观察、归纳,明确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过分一分,涂一涂等不一样形式的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3.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本事;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

  实物投影,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数学书46页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明白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正好测量出整数的线段。

  学生2:两个学生平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教师小结:是啊,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的时候不能正好用整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日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简洁谈话,天然引入,学生能够认识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中。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义

  师:下头我们一齐来看几幅图,请大家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先写出来,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们来汇报一下所填写的分数。

  2.说说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说)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3.图上这四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个饼、一个长方形、1米、6个圆平均分得到的。)

  教师说明:一个饼能够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屏幕,自我读一读。

  问:单位“1”能够是什么?

  4.那么,刚才这几幅图中我们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5.揭示概念。从这些例子中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自我写一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义。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试一试: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经过多媒体课件及学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平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本事,从而更好的理解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闯关练习,深化认识

  1.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练习十一第2题。在图中涂色表示23。

  3.说一说:练习十一的第3题。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4.找一找:练习十一第4题。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下头各分数的点。

  5.议一议:练习十一第5题。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经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促进知识的构成,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一齐又一次认识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数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班级有多少名同学?男同学,女同学,第一组,第二组各有多少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数?同学们课后去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帮忙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六):

  教学资料:

  《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已经明白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还会比较分数大小及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中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教学十分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构成过程,帮忙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使学生真正题解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各个部分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利用操作、讨论及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本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长方形白纸、一米长的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几个分数?你明白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那你们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景)。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计算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3.课件展示分物不能得到整数的情景。

  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头教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2的含义吗?(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

  师:每一块能够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师强调:必须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展示把一个长方形和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

  学生说一说每份与总数的关系。

  2.重点对一些物体平均分,每一份与总数的关系,试着用分数来表示。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三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

  师:像这样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能够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能够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把8支笔平均分给4个同学,我们又能够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师: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教师强调:

  ①单位“1”不仅仅能够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能够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梨、一枝铅笔、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

  ②单位“1”和天然数“1”的区别:天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天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仅能够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能够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用学具创造出一个分数,同桌间说说你这个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明白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分数中的什么?

  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接下来教师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学学的又快又好。

  ①把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4

  师:为什么能够用14来表示?

  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师:此刻这个文具盒里有8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师: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师: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生:分小组讨论

  师:是啊,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所以同样是12,铅笔支数也就不一样了。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多媒体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举例说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自我也说一说。

  五、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数学书上做一做。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七):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2.经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经历认识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3.经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分数】

  一、激趣引入

  引入: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吧!看成语,猜分数。

  二、探索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提问:每种东西都仅有1个,怎样分?

  每人平均分到_____个苹果,_____块月饼,_____包饼干。(二分之一)

  2.过渡:分的结果不是整数,我们想到用分数来表示。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这就是分数的产生。【板书:产生】

  (二)分数的意义

  1.考考你:你能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分一分,涂一涂。

  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四分之一表示的含义。(“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2.难度升级:出示学习活动要求。

  (1)选择一幅或几幅图,分一分、涂一涂、圈一圈,表示出它所对应的分数。

  (2)与周围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说一说对应分数所表示的含义。

  全班交流反馈。

  语言规范:“把()平均分成()份,其中的()份就是它的()”;“把()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份,其中的()份就是这个整体的()。”【板书:整体】

  3.认识单位“1”。

  提问:你能把这些物体分分类吗?你是怎样分的?

  引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

  提问:说说刚才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够看作单位“1”?

  4.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渡:我们认识了单位“1”,此刻你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刚才这些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吗?

  示范:八分之五是将一个圆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

  举例感知:教师说一个分数,猜猜它表示什么含义?(四十四分之一:将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4份,表示这样的1份)

  引导归纳:此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数?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认识分数单位: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照样貌说说其他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小结:学到那里,谈谈你的收获吧。

  过渡:下头就带着你的收获来迎接挑战吧!

  三、巩固练习

  1.书本P47做一做第1、2、3题。

  2.书本P47做一做第4题。

  3.辨析分数的两层含义。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思考

  1.“七上八下”有歧义?导入能够出示一个分数,请学生说说已经明白关于这个分数的哪些知识?

  2.补充:1升水和6颗五角星,这两个三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圆柱学生还不认识,能够换成一个面积单位或者体积单位。

  3.反馈5幅图时,引导要先平均分,再表示出其中的几份。

  4.单位“1”的举例能够范围更广些。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八):

  【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本事和初步的逻辑思维本事。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一套。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片2张、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张圆形、正方形纸片,4个苹果,6个玩具熊猫。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同学们,我们已经见过面了,同学们怎样称呼我(黄教师),同学们真有礼貌!今日能与咱的同学度过愉快的40分钟,教师真是高兴,同学们高兴吗?有没有信心?好!我们能够上课了吗?上课!(同学们好)

  (一)谈话导入,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生

  (1)师:我发现我们班有几个同学的个儿异常高,瞧,这位同学都快赶上教师的身高了,“你能告诉教师,你有多高吗?”

  (1米55厘米或1.55米).

  (2)师:是够高的,教师真羡慕你,小小年纪就长这么高,我们班上有刚刚1米高的吗?(没有)有没有2米高的吗?有3米高的吗?(没有)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身高能用整米数表示吗?(不能)

  (4)是啊,大自然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刚才碰到的问题,以前的人们也碰到过。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发明创造了分数。

  (板书:分数)

  2、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师:课件出示:

  教师要把一张纸分给4个同学

  师:为什么不公平?(没有平均分)

  师:要想公平就必须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课件出示一张平均分好的纸(右图所示)

  师问: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每份的大小是多少?

  2、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1/4)

  A、认识分数14的相关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

  师: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生:14.(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认识分数14的相关概念)

  B、指出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

  师:那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指着这张纸上的图形)

  生:24、34。

  3、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师:这些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二)师生互动,整体感知,理解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

  1、把单个物体看作单位“1”,并在生活中举例。(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物体,它们各自都能够看成是一个整体。

  2、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并在生活中举例。(做游戏)

  师:大家看,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出示一个苹果)

  生:一个苹果。

  师:一个苹果我们用天然数“1”来表示,两个苹果你还能用天然数“1”来表示吗?(出示两个苹果)

  生:-------

  师:十分好!这位同学换了一种眼光,他用“双”(对)做单位,两个苹果也能够用“1”表示,教师要感激他,为同学们开启了另一扇思维的大门。

  师:四个苹果呢?50个苹果呢?

  生:一组----一盘-------一箱

  师:经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发现,天然数“1”不仅仅能够表示1个,还能够表示多个。其实我们是把2个、4个----看作了一个整体。

  3、利用身边的材料,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并说说是怎样来的。

  创造分数,感悟分数的意义

  师:说到分数,我们不陌生吧?那我们一齐来创造一个分数怎样样?(师演示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的过程)这一份怎样表示?

  生:12

  师:嗯,很好,刚才我们一齐创造了一个分数,你能不能也来创造一些分数!

  生:能。

  师:好!今日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创造分数,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请同学们动手动脑来创造分数

  1、每人利用你们课桌上的材料任选一种,先分一分,再画一画(涂一涂)创造出一个分数。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师:明白怎样做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适宜的分数让学生展示)

  师:好了,大家都完成了吗?我们请这个小组来把他们创造的分数给大家介绍介绍。如果有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能够补充,我们在座各位同学也要给以评价,好吗?

  生:(上台展示并介绍)

  (师注意展示不一样的分数,介绍是把什么平均分的,一份是谁的几分之几,生生评价,师生、生生互动)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一样的分数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同学们,瞧!这是我们经过动手动脑自我创造出的分数,多么了不起呀!(手指分数及)刚才我们在创造这些分数的时候,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生:1个圆,1个正方形,1条线段,4个苹果,6只熊猫-----

  师:1个圆,1个正方形我们能够把它称为什么?(一个物体,师同时板书)

  师:1条线段,我们又能够把它称为什么?(一个计量单位,师同时板书)

  师:4个苹果,6只熊猫我们能够他们称为什么?(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师同时板书)

  我们在表示不一样分数的时候,是把这些(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做了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这个整体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

  师:单位“1”能够指什么

  生: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等等。

  单位“1”能够指一个物体比如一个圆-----还能够指一个计量单位比如一条线段-------还能够指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比如4个苹果-----

  师:单位“1”还能够指什么

  生回答

  师:经过举例,同学们发现单位“1”能够指一个,还能够指多个。

  (手指分数及图)刚才我们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么到底什么叫分数?小组内试着说说。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生2:---------

  生3:----------

  (师注意引导“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师:请同学们再来试着说说什么叫做分数。(生说,师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得很棒,不仅仅创造了分数,还总结出了分数的意义。我们已经明白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分数线组成的。那么分数中的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生: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师:同学们,看这个分数表示什么(例34)

  生:------

  4、(游戏)理解单位“1”不一样,所以同是一个15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师:大家学得累了,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好么?

  (出示粉笔盒)猜一猜有几支粉笔?

  如果拿出一支,拿出了全部的15,猜一猜盒子原有几支粉笔?

  如果拿出两支,拿出了全部的15,猜一猜盒子原有几支粉笔?

  师:请同桌两人,一人拿6枚棋子,一人拿8枚棋子,准备好了吗?请你们都拿出全部的12。

  生行动----

  师:谁能说说是几枚吗?同样都是12,为什么表示的数量不一样?

  生回答(因为单位“1”不一样,所以同是一个12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12枚棋子,准备好了吗?

  请你拿出全部的12,是几枚?请你拿出全部的13,是几枚?

  请你拿出全部的14,是几枚?

  师:同样是取一份,为什么却是不一样的数量?

  生回答(同一个整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所以每一份的数量就不一样)

  师:(指12、13、14)根据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几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吗?(学生回答)

  师:你能结合这几个分数说一说,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吗?生:在一个分数中,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反思: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由抽象回到具体,结合具体的分数解释意义,能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悟了分子、分母的意义。]

  (三)、巩固反馈,深化理解

  拿出我们的手来做个游戏,师:请你拿出一只手的五分之一

  一只手的五分之三一双手的五分之三

  师:把一双手分成5份,一份是多少?

  生:2个。

  师:那么35是多少?

  生:6个。

  (四)、课外拓展,开放练习,发散思维。

  教师先说。(请两位同学站起来),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小组人数的28,屏幕出示: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__________人数的_____________。

  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__________人数的_____________。

  [说明: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有助于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有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有助于把课内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九):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能够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明白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日我们一齐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到达吗?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资料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情景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一样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经过刚才的解答,我们能够看出,(总结)一堆糖能够看作是一个整体,能够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明白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能够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先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能够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

  教学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分数的产生,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经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整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明确分数单位。

  3、经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弄懂单位“1”。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分钟)

  出示:1/32/57/10

  师:教师黑板出示了三个分数,记得在三年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此刻让我们一齐把这三个分数读出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会读,还记得哪些分数的知识?

  (生汇报)

  师: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交流预习,明确任务(3分钟)

  师:教师明白我们班同学都爱学数学,因为数学里埋藏着好多奥秘,数学是一个藏金的宝藏。不明白你们在昨日的预习中挖出了什么宝贝?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情景。或说出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提炼板书)

  师:大家真的用心预习了,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下头就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

  三、新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联系实际,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

  师:我们已经明白分数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产生的,如测量、分东西、计算等。你能举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需要分数吗?

  (学生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而,我们今日使用的分数它却走过一段及其漫长的旅程。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课件出示。

  (一)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拿出已经准备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线段图。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它的.14。

  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二)、更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单位“1”

  我以组词游戏的形式引出单位“1”。

  课件出示一个苹果(1个苹果)

  再出示两个苹果(1双、1对)

  4个苹果呢?(1组、1盘、1斤)

  24个苹果呢?(1箱)

  小结:经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发现,天然数“1”不仅仅能够表示1个物体,还能够表示多个物体。我们把这些多个物体也看作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感悟分数的意义

  课件演示把这一箱苹果打开,再把这24个苹果看作是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能够用14表示。

  经过我们观察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和分苹果活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以上的表示过程,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相同点:都表示14。

  (2)不一样点:有的用长方形纸表示、有的用正方形纸表示、有的用圆形纸表示、有的用线段表示、有的用24个苹果表示。

  指着黑板与学生沟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分数是什么呢?从而概括出(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3、学习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教科书46页做一做的练习题

  经过练习让同学们,认识当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巩固反馈,拓展提高

  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

  2、感受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实践中产生的,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

  2、了解分数单位,并会找分数单位;

  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一米长的绳子、小正方体、长方形纸等。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出示,这个分数读作你能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吗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课堂新授

  1、介绍分数的产生

  生活中,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2、初步感知:

  PPT出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能够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如果这样把一个饼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能够用表示吗为什么不能够因为没有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强调在谈到分数的时候我们要研究到平均分。

  3、活动一、动手操作,再认识

  (1)准备。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不一样的学具,(出示学具)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学具经过折一折、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表示出吗找同学为大家朗读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汇报展示。你能表示出一张纸的吗4跟小棒的应当如何表示你还用什么表示了

  (4)总结,认识单位“1”。刚才我们都是把哪些物体平均分的像把一张纸平均分我们能够说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能够说成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4根小棒、八个小立方体平均分,我们能够说成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介绍这个单位“1”同我们之前学过的1不一样所以要加引号。

  4、活动二、联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1)你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的例子吗你能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个计量单位的例子吗你能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些物体的例子吗总结,单位“1”可小可大,天然界中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整个宇宙都能够用单位“1”表示。

  (2)动手操作,加深理解。教师那里也有一个表示的作品,露出来的部分占一个整体的,你能画一画,并说一说整体是怎样的吗说一说,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画的那里的把谁当做单位“1”你画的部分应当用哪个分数表示

  5、活动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大家都理解、的`含义了,你能用自我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PPT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表示。分数,简言之,先分后数,分什么数什么我们一齐来感受下吧。把十个圆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能够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2)活动。你能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你写的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抽签决定第几小组给大家分享自我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6、认识分数单位

  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等,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分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以为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5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所以的分数单位是。举例练习。

  (三)生活中的分数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PPT出示:据统计五三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你能说一说那里的所表示的意义吗五三班在午托班吃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你能说一说那里的所表示的意义吗人从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向在变化,新生儿的头长占身长的,5岁时头长占身长的,成年人的头长占身体的。

  (四)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已经明白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练习巩固

  接下来我们来检测下大家的知识掌握情景。

  1、填空

  (1)表示把x平均分成x份,取其中的x份。

  (2)说出下头各数的分数单位。

  (3)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分数。

  二、确定。

  (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x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x

  (五)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二):

  【教材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教材简析】

  教学主要资料:

  本单元的主要资料是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本单元的主干也是重点。整个单元的资料,大体上显现出了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关系。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及应用的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分数,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节课教学的主要资料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分数单位,并经历单位“1”抽象的过程。

  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的资料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本事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在五年级开始学习前应当有对旧知识的唤醒,并进一步来开展本单元的学习。同时教材能从分数的现实背景出发,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帮忙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领会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明白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在五年级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在原先直观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概念,建构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所以,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单位“1”的抽象过程。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出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开展教学的,针对这样的知识结构特点,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以问题引领式学习来开展本节课的学习资料。经过三处发现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渗透单位“1”。

  (一)教师那里有一个问题,想试着来解决吗?

  7()=1()

  365()=1()

  24()=1()

  小结:它们都能够用1来表示,看来(板书1)这个小小的1还真神奇。

  (二)伸手表示单位“1”

  1.教师伸出一只手,问学生这能够用几表示?追问能够用1表示吗?伸两只手,能够用几表示?追问能够用1表示吗?

  小结:看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2.思考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能够用1来表示(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单位“1”)

  (三)学生找出生活中像这样关于“1”的例子。

  (四)小结:单位“1”的丰富含义。

  我们把许多物体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时候就能够用“1”来表示。我们叫它单位“1”。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的直观经验抽象出单位“1”的过程。由趣味问题引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理解把多个物体能够看成一个整体,用天然数1表示,就是单位“1”。教学资料的开展,由具体情境和学生已有认知为基础,以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触及的事物为依托,从直观发展到抽象,帮忙学生构成概念,让学生有自我的感悟,构建起单位“1”这一概念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深入理解单位“1”,感知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经过课件演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条线段、八个圆片,理解单位“1”。出示后最终一幅图让学生用1来表述。并用圈把它圈成一个整体。

  2.经过课件演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条线段、八个圆片的部分涂色,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并说理由。

  3.看到这四个数,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问题引领式学习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一环节是第一处比较重要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经过学生观察提出为什么用分数表示的疑问,从而让学生理解当表示的部分不够单位“1”的时候就用分数表示,水到渠成地揭示了分数的产生。

  巩固旧知,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不够一个整体的时候只能用分数来表示。)

  4.让学生用举例子的方式说一说什么情景下是不够整体“1”,并用分数表示。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1.学生交流自我手中的单位“1”是什么。明确用哪个单位“1”来创造分数。

  2.明确要求创造分数,已经完成的同学同桌之间交流自我创造的分数。(照顾差异,自我发现问题的过程。)

  3.学生个人汇报自我所创造的分数。

  4.选择典型分数,经过比较观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1)学生分别到前面交流所创造的分数,把不一样单位“1”所创造出的相同分数放在一齐。让学生发现有什么问题。

  (2)同是表示13,为什么第一幅图表示1颗爱心,第二幅图表示2颗爱心,第三幅图表示3颗爱心。理解分数所表示数量的多少由单位“1”决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同为13,为什么每个13所表示物体的数量却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产生简单认知下的知识矛盾,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理解分数所表示数量的多少由单位“1”决定。分数本身只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小结: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由单位“1”决定。

  (3)单位“1”相同,表示的个数也相同,却用了不一样的分数表示,揭示分数的根本意义。

  用哪一个分数来表示啊,和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相关,这就是分数最根本的意义。(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再次经过观察发现问题,明确在单位“1”相同,表示的数量也相同的情景下,为什么用不一样的分数来表示。学生经过数形结合比较观察,发现用哪一分数表示与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相关。让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

  (三)认识分数单位。

  1.利用图形中的12、24、48抽象出分数单位,把这三个分数用线段表示出来。

  展示线段平均分的过程,并用课件展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学生再次发现问题。

  经过观察找到像这样几分之一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用线段表示12、24、48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它们分别是由若干个几分之一组成的。经过这三个分数,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概念产生的过程。同时,课件出示2个12,4个24,8个48的时候,再次经过发现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分数单位的共同特征,并明确分数单位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决定。

  3.完成有关分数单位的练习题。

  学生自我出题,另一个学生回答。

  4.说生活中的分数。

  感受生活中的分数,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未来知识的向往与探索。

  三、练习巩固。

  (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我国小学生近视率高达15,初中生近视率高达12,高生近视率高达710。

  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三):

  学情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学生就已经对分数有了一个浅层的认识。经过给出的一个分数,学生能说出相应的意思,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应用。所以五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分数。经过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学习,进一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感知率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在理解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渗透类比、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概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抽象概括本事,感知量与率之间的关系。

  3.学生在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其解决问题的本事,进一步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出分数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来源于书本P47的星号题。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每人分到多少?学生得出两种结果:每人分到2课或每人分到这袋糖的14。一方面,联系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回顾平均分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后续分数的学习中,量与率的对应一向是学生的难点,从学生的认知冲突与难点中,直接引入主题,抓准学生的学习难点,单刀直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思考,渗透分数与对应量间的关系。

  二、任务驱动探秘分数

  任务一:研究分数

  要求:想一想,画一画:表示出自我的思考过程。

  学生作品反馈:

  问题1:这些作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我们能够把具体的8颗糖或8个小圆卷看成一个整体,也能够直接用一个图形或一条线段表示了这个整体。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都是它的14。而8颗糖的14对应的`就是我们刚才求出的2颗。

  问题2:假如糖的数量不断变化,每人分到的糖的情景会有变化吗

  小结:首先,依旧把不一样数量的糖看成一个整体,都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所以对应的分数不变。

  数学上把这样的整体看成单位“1”。

  其次,随着糖的数量的改变,尽管每次都是整体的14,但对应的具体量还是发生了改变。

  问题3:1份是14,那2份,3份,4份呢?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提炼单位“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过三个层次实现:第一层次在得出不一样表征情景下,感知单位“1”的原型即一个整体;第二层次经过类比,糖的数量变化,14没变,得出14的本质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第三层次,由14引出24,34,44一方面蕴伏分数单位,另一方面提炼出分数的意义。同时在这一任务中,学生经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感知在对应的分数不变的情景下,分数对应的具体量跟随单位“1”的量变化而变化。

  任务二:创造分数

  要求:1.分一分:你能创造出哪些分数?

  2.想一想: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分数单位的理解。经过创设一堆糖中创造分数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经过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及反馈时的数一数等一系列操作理解分数单位,明白分数也同整数、小数一样经过计数单位的一个一个的叠加组成新的分数,而分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分数单位。同时在这一任务中,学生依旧经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感知单位“1”不变的情景下,分数不一样,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任务三:应用分数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经过求单位“1”的具体量,再次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经过两道题的比较练习,感知露出部分与总数间的关系,以及在露出量不变的情景下,量对应的分数不一样,那背后隐藏的每份的量就不一样,从而得出总量不一样。经过逆向思考,进一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微课助力追溯分数

  微课播放分数的产生来源及分数表示的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完善学生对分数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对分数历史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四):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部分的资料。本册教材中的《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天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景,我把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资料分为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也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分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分数单位》,第三课时《分数的意义》练习课。

  【学生情景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明白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明白了能够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从而得到分数,并且初步了解了分数的产生。本班学生已有必须的归纳概括本事和小组合作本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活动中理解单位“1”,在实践中领悟必须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本事。

  3.情感与态度: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

  【教学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向学生供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小孩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学法指导】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知。

  1、出示实物,学生观察。(其实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一张图,有不一样的效果。)

  2、质疑,初步感知。1加1等于几?初步感知一个整体即单位“1”

  二、经验回顾,引领感知。

  1、回顾自我了解的分数知识。

  2、分数的演变过程。(教师出示4幅分数的演变过程图,并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

  三、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1、看书学习。

  自学课本60、62页的资料,看看你又能明白哪些新的知识?在自学的时候会的就跳过去,不会的我们能够认真看,用笔把你认为的重、难点作一下记号,然后再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自学提示:

  (1)看教材60页,学习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进行()。

  (2)结合课本61页的资料,说明这四幅图各是把()、()、()和()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通常叫做()。所以单位“1”能够指(),也能够指()。

  (3)结合61页的三幅图说一说1/4的含义?

  (4)结合课本61页的资料,说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叫做分数。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四、活动内化、提升新知。

  活动一:猜一猜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出示)

  2、猜猜一共有几枝?

  活动二:分一分(根据分数1/12、1/6、1/4、1/3分小花朵。)

  活动三:说一说

  1、读出下头的分数,说说他们的具体含义。

  2、结合教室中的实际说一说一分数的意义。

  3、说一说谁的说法对:在张小开展的三香学校活动中,五一班、五二班因为哪个班图书角的书多,而引起了争论,请你确定谁的说法对。

  五、作业。

  1.先确定一个分数;

  2.分一分:选择材料表示这个数;

  3.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个分数;

  4.说一说:说一说这个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五):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特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丰富的合情推理的本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2)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整体来看,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构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必须的自学本事,并能经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3)学生的学习经验

  学生具备电子书包的使用经验,会操作联想平板电脑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参加“Aiclass”教学平台相关培训,有基本的数学语言表达本事。

  教学方法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

  1、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课件出示,问:同学们这个是什么数?(分数)分数的产生是怎样呢?来,我们看视频了解一下。(播放微课视频)

  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请2-3名生说)你真棒!三年级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认识分数

  师:分数有几部分组成,谁明白?请你说,谁听懂了?请你说。

  2、描述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已经了认识了这个分数,请你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表示的含义,请看要求:

  ①选取学具,用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

  ②拍照上传

  ③同桌交流你表示的的含义

  反馈:请4名生说

  生1:一个图形

  师:请你说一说你表示的14的含义(同意吗?你真棒!)

  生2:一条线段

  师:你也来说一说你表示的14的含义(手势确定)

  生3:一些物体(4根香蕉)

  师问:他表示对了吗?(指着香蕉让生手势确定)谁来说说他表示的14的含义?

  生4:8个面包

  师:请你来说说你表示的14的含义,同意吗?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真能干!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作品(指着课件上的4副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一样点?(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指名3-4名生反馈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对仅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

  不一样点:分的物体不一样,物体数量也不一样,每一份的数也不一样。

  3、强化单位“1”

  师:它们分别把什么物体平均分成了4份?(指着4副图说)

  学生说一种,贴一种(也就是一个图形,数学中我们把这样的一条线段叫做一个计量单位,像4根香蕉,8个面包这样的就是一些物体)

  师:我们把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手板书)看作一个整体(贴整体),这个整体(手指着说)我们能够用天然数1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贴单位“1”)

  想一想:我们还能够把什么看成单位“1”?(请4-5生说)

  你们说的都是一个物体,对,一个物体也能够看成单位“1”(贴一个物体)

  预设:没有人说一些物体则问:除了一个物体还能够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请你说。你真棒!

  小结:单位“1”(指着说)小到一一粒尘埃,大到整个宇宙空间,无所不能,平均分谁,谁就是单位“1”。

  4、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请看这个单位“1”,你还能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吗?动手圈一圈,涂一涂,并与同桌交流你所表示的分数的含义。(规范学生: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反馈:选4副作品展示(122418n8)

  生1:生2:生3:生4:

  师:同一个单位“1”为什么能够用不一样的分数来表示?

  请你说!请你说!预设: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取的分数也不一样。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分数吗?想一想(停顿一下)四人小组交流(师巡听后指名说)

  反馈:生1:生2:生3:重复强化

  师:对!边说边边板书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表示。

  5、认识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书上做一做:圈一圈,涂一涂,填一填,完成后提交。

  一堆糖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提交完后师问:请看,这位同学都做对了吗?你们呢?看来同学们都会运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那你明白什么是分数单位?

  请打开课本46页,找一找什么叫分数单位(找完击掌)

  问:找到了吗?请你说!(请一名生说并板书全班齐读)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师:请看!(指着以上分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分别是什么?(生说师板书分数单位在该分数的后面)

  师:你明白分数单位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问:请看这幅图(指着12的图),为什么这样圈?

  生:

  师:真能干!6颗是一份,这一份就是这堆糖的12。那这幅图(指着23的图)一份有几颗?

  生:

  师:4颗是一份,一份就是它的13也就是23的分数单位。那23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2个)

  师:对!取了2份就有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指着图说后板书2个)

  师:你明白这两个分数(指着34,56)与它们的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吗?

  生:34里面有3个14,56里面有5个16。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指着板书说)

  想一想(停顿一下)四人小组交流

  请4-5名生说

  小结:不管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只取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也就是几分之一,取几份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书架练习2,独立完成(投影一份正确的答案全班对)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27的'分数单位是17,有两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那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多少?23个11000是?同学们真聪明!

  2、课件出示:每组共有几根胡萝卜?请你补充完整。(独立完成)

  师:为什么每份的数量一样,而单位“1”的总数量不一样呢?请3名生强化生1:生2:生3:(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小结:是的,每一份的数量一样,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单位“1”的总数量就越大。

  3、(1)课件出示:

  师:露出来的部分是单位“1”的14,你能摆一摆,并说一说它的整体是怎样的吗?独立完成并提交,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2)课件出示:

  师:请看,露出的部分是单位“1”的23请你摆一摆遮挡部分有几个圆?摆完说一说遮挡部分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独立完成提交并同桌交流)

  反馈: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问:你如何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请2-3名生说)

  小结:只要明白平均分的份数和一份的数量就能够求出单位“1”的总数量,反馈:展示一名正确的作业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资料。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后续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经过观察、归纳,明确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过分一分,涂一涂等不一样形式的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3、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本事;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

  实物投影,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数学书46页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明白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正好测量出整数的线段。

  学生2:两个学生平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教师小结:是啊,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的时候不能正好用整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日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简洁谈话,天然引入,学生能够认识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中。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义

  师:下头我们一齐来看几幅图,请大家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先写出来,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们来汇报一下所填写的分数。

  2、说说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说)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3、图上这四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个饼、一个长方形、1米、6个圆平均分得到的。)

  教师说明:一个饼能够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屏幕,自我读一读。

  问:单位“1”能够是什么?

  4、那么,刚才这几幅图中我们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5、揭示概念。从这些例子中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自我写一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义。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试一试: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经过多媒体课件及学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平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本事,从而更好的理解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闯关练习,深化认识

  1、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练习十一第2题。在图中涂色表示23。

  3、说一说:练习十一的第3题。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4、找一找:练习十一第4题。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下头各分数的点。

  5、议一议:练习十一第5题。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经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促进知识的构成,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一齐又一次认识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数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班级有多少名同学?男同学,女同学,第一组,第二组各有多少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数?同学们课后去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帮忙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七):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能够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明白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日我们一齐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到达吗?: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资料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情景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一样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经过刚才的解答,我们能够看出,(总结)一堆糖能够看作是一个整体,能够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明白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能够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先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能够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研究到如果让我自我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构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经过看书,再经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本事,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经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可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本事。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建立单位“1”概念

  1、同学们,数学课当然离不开数,看这个数认识吗?(幻灯片出示1)

  2、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3、瞧!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个正方形,一把尺子……

  4、你会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吗?

  5、学生一一列举。

  6、能说完吗?是呀,说也说不完!的确1是万能的,可是听大家刚才说的,一个,一个,好像小朋友们也能说得出来,谁能说点高级点的1,像我们五年级的水平。

  7、学生一一列举,适时点评,他说得与刚才同学说得有什么不一样?

  8、是呀!刚才大家说的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他说得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1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9、谁还能之后说,能说完吗?同样也说不完。

  小结:同学们,看来天然数1不仅仅能够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表示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其实这个1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称:单位“1”。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天然数1入手,体会数字1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经过用数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字1的应用范围,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从而揭示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单位“1”,每一种新事物、新名称的学习我们都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中天然地引出单位“1”,水到渠成。

  二、借助数学活动,深刻理解单位“1”

  1、大家来看,中秋佳节刚过,品尝月饼没?赵教师带来了…,个月饼,既然1能表示许多的事物,那么这4个月饼能看成单位“1”吗?

  2、明明这是4个月饼,你怎样用1来表示呢?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看起来就是1、

  3、如果我们把4个月饼看做单位“1”,以它为标准,那么…

  ………()

  ………()

  ……()

  ……()

  小结:数学这门学科就是这样,不仅仅要认真观察,还要灵活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刚才我们把4个月饼看做单位“1”,理解了4个月饼的,继续看大屏幕,这些能看做单位“1”吗?请你表示出这单位“1”的,请在活动单上分一分、涂一涂。

  5、纠错、展示学生作品

  (1)(2)

  (3)(4)

  6、抽象本质。同学们,观察大家表示出的,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1)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2)与分的东西没有关系,分的形状也没有关系!

  7、看来表示单位“1”的,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呢?

  8、同学们,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本质所在,经过刚才一段时间的学习,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呢?

  揭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9、既然与分的东西无关,那么我们能够把一条线段看做单位“1”吗?你能在这个单位“1”里表示出吗?

  10、展示学生两种想法。

  (1)当成线段。

  (2)看成数轴。

  第二种进行评价:这位同学不仅仅找到了,关键是它没有把单位“1”看成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线段,而是把它想成了数学中的数轴,真了不起!

  11、在哪里呢?那里是多少?那里是?,怎样写的是1,=1吗?1如果看成数轴,你觉得1后面还有数吗?2在哪里?3呢?1和2的中间呢?1和2的那里呢?

  12、里面有4个,也就是单位“1”里有4个,刚才的单位1里有几个呢?借助刚才的示意图逐一进行验证!

  13、揭示分数单位:

  小结:同学们,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所以就是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分数的意义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关注让学生发现分数存在的规律现象,抽象出分数的基本特征,提取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试着说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是抽象基础上的概括。在不断认识中建立分数意义的模型,经过观察验证,发现只要平均分成4份,其分数单位就是,理清分数单位与平均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单位。

  三、深刻认识分数单位,完成巩固练习

  1、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

  2、你们怎样回答的这么快?我还没有说出分子呢?你们怎样就明白分数单位了?

  3、小结:看来,我们学习数学,能出表面现象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就可能处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的思维真好!

  4、来快速完成一组练习吧!看谁有对又快!

  5、巩固练习

  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写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任何一节数学课,脱离不了基础行的练习,练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提升,经过一组题目的练习,增强学生对分数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理解,同时把单位“1”里面有几个分数单位凸现出来,为随后的带分数学习做好铺垫。

  四、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黄山风景区面积约占黄山山脉的。

  (2)黄山年均雨日大约是全年的。

  怪不得!这大概就是红树铺燕云、黄山云成海的奇观缘由吧!

  【设计意图】从数学中回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从不一样角度丰富对单位“1”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水平,促进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五、反思总结

  同学们,你们活跃的思维使得数学课堂熠熠生辉,相信大家,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无论从知识上、还是数学方法上,或是学习态度上都会有新的收获与发现,那么,这节课呢?有没有新的思考。

  出示思考问题:

  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

  1、哪个知识点的学习让你记忆犹新?

  2、你有没有领悟到一些不错的数学学习方法?

  3、学习数学重要的一些品质有所体会吗?

  4、或许,你还有别的……

  我相信,这些都来自于你们最真实的想法,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学会思考,终究成功!出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设计意图】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能时常带领小孩们从知识、思考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将是对小孩的长大十分有益的,所以,不让学生进行盲目的反思,而是根据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这样更有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进行深度思考。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十九):

  教学资料:

  教材第60—61页的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对具体情景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的理解。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12)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明白了什么?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齐聊到了分数,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明白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此刻,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能够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能够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能够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能够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能够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4、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经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日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四、练习巩固。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交流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习题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一):

  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有关单位“1”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课前谈话:

  同学们猜一猜,在课堂上,教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用心听讲的学生;踊跃发言,并且敢于表达和坚持自我的观点;)教师会不会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小孩是什么?错误中长大的天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敢理解教师的挑战吗?同学们必须要认真听啊。星期天,亮亮母亲去逛商场了,商场里的沙发坐垫正在打折,亮亮母亲想买一套。可是,她遇到麻烦了,她不明白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呀。亮亮母亲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亮亮,量一量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好吗?遗憾的是亮亮找不到的尺子。亮亮呀可聪明了,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说,母亲,家里还有一条丝巾,和你戴的丝巾一模一样,我用丝巾量好吗?用丝巾量,这个办法很好啊。亮亮开始量沙发了:沙发的长正好是两个丝巾的长,沙发的宽么,哦,沙发的宽比丝巾的长度短许多,亮亮把丝巾对折后再量,沙发的宽比对折后的丝巾短一些,亮亮把丝巾折了三次后再量,这时沙发的宽正好是三折后丝巾的长。

  同学们,教师的问题来了,

  1、“把丝巾折了三次”实际上就是把一条丝巾怎样分成了3份?(把丝巾平均分成三份或三等分)

  2、把丝巾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三等分(生:)。沙发的宽就是丝巾长的。

  师: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生:分数

  师:关于分数,同学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你们还明白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生说。

  大家明白的挺多的,有关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今日我们继续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导学导探,建构分数

  1、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能结合下头的'图形说说14的含义吗?

  师:让学生说说4个图形的意义。(提示:能结合下头这一句话来说一说14表示的意思吗?)

  注意:把圆形和长方形的面积、香蕉的个数、一条线段、8个面包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

  教师总结并板书14的意义:上头的这些物体我们都能够把它看做一个整体,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14。

  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②师:请看第5副图,教师有点纳闷,2个面包和14是什么关系?

  生回答后小结:2个面包占8个面包这个整体的14;8个面包的14是2个面包;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面包,每份也能够用14来表示,

  ③师:还有点纳闷,(手指着)这5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4来表示呢?

  师总结:上头的这些物体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都平均分成了4份,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能够用14来表示。

  ④一个整体还能够用什么来表示呢?下头教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知识点,谁来念一遍: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一个圆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香蕉的个数、一条线段、8个面包都能够用单位“1”来表示。那里的1不仅仅能够表示一个物体,还能够表示多个物体,它的含义十分特殊,所以1的上头需加上双引号。

  谁来举一个单位“1”的例子。

  改写板书:14的意义该怎样修改呢:把一个整体改为单位“1”,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14。

  2、抽象概括

  ①14的意义明白了,谁来说说57的意义(把4和1擦掉)

  ②师:出示5(),让学生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那里有几种不一样的声音出现),表示这样5份的数。

  师:平均分成的份数不确定,能够用“若干份”来概括。板书若干份,师生完整说一遍含义。

  ③师:出示()(),谁又能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若干份的数。

  师:同学们好聪明呀,懂得类推,可是用若干份代替这不确定的数,好像与前面有重复的感觉,换个词?

  生:几份

  教师把它换成:一份或几份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教师今日讲的资料在书上60-62页,可是还有三个问题教师没有讲到,期望同学们认真看书,自我研究明白。(问12的分数单位)

  出示自学提纲

  板书:56分数单位16

  三、拓展延伸

  今日。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学得怎样样,教师要检验一下:

  1、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糖块)(挑几个说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2、3、书上的题

  4、确定

  5、写出适宜的分数:

  (1)(2)略(3)这道题是我们以后学习的资料,同学们回答得这么好,很了不起。

  四、自我小结,升华认识

  师:今日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立刻下课了,教师想说一句包含一个分数的话:今日我们班有34的学生发言进取,有45的学生语言流畅,有56的学生思维敏捷,如果教师有机会再来上课的话,教师期望100%的学生都是好样的。中午回家给父亲母亲说一句话,让这一句话里包含一个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二):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本事。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明白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头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样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景)。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景。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头教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能够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能够,则问:你为什么觉得能够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必须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此刻我给每一个小组都供给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头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经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一样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能够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能够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能够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能够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能够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能够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仅能够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能够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天然数“1”的区别:天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天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仅能够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能够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明白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理解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能够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此刻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我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练习:

  1、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它的分母是(),表示();分子是(),表示()。

  2、67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

  5、确定(对的打“√”,错的要“×”)。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3)14个19是914()

  (4)天然数1和单位“1”相同。()

  五、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5

  教学资料: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本事和初步的逻辑思维本事。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一套。

  学具准备:

  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张圆形、长方形纸片,4个苹果,6个玩具熊猫。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

  今日我们和许多小动物一齐去参加小猴的生日聚会高兴吗?你们看小猴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电脑显示画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它还想测测同学们的智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吗?(上课)

  一、分数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得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米”测量黑板的长度(屏幕显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够1米了,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又如,教师仅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就需要用新的数,谁明白用什么数来表示?

  板书:分数

  对于分数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谁能说几个分数(指名说教师板书),谁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把小猴准备的一部分礼物装在信封里,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下头小猴要利用这些东西测测同学们的智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听要求小组同学研究想办法表示出每种东西的。小组研究汇报。

  2、根据刚才分的过程,把这些物体归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解释整体的含义)。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上头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就能够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3、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余的3份是它的()。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余的是它的()。

  (4)同时显示以上3幅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汇报。

  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熊猫,平均分看有几种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小组讨论汇报,电脑显示平均分的苹果和熊猫图画,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说法说一说其余的几幅图的意思。

  5、电脑同时显示一块饼、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四个苹果、六只熊猫图,提问:刚才我们分了这些物体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电脑显示单位“1”的含义。

  6、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电脑显示分数的意义。

  7、根据分数的意义指名说出刚才写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

  8、教学分子、分母的含义:电脑显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

  9、做一做电脑显示。

  三、课堂练习:

  1、让同学们闯三关,电脑显示三关题。

  2、三关闯过了,别忘了还要帮小猴分东西呢,苹果、熊猫已分过,还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电脑显示)学生回答。提问: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小猴吃了3块,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兔吃了2块,吃了几分之几?还剩下西瓜的几分之几?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支蜡烛,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来表示,可是这个所表示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单位“1”23415511

  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

  3、经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分格)、12个苹果

  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教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齐上一节数学课,异常的开心,小孩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样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感谢,教师今日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奋力才能得到,上课进取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日教师考考我们班小孩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到达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此刻教师把它们合在一齐,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教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能够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教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一样)教师此刻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此刻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教师会理解教师,你一语道破教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此刻教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两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奋力你们已经到达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能够用天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能够分割的无法用天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今日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样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天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教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到达,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设计意图】:经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头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明白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的方法,此刻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教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表示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能够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一样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除了上头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

  师:嗯?你的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头同学样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样这次的却是2个了呢?

  生:上头是一个物体,下头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小孩。不仅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十分进取。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小孩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课件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景)此刻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先自我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我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一样,分的物体的总数不一样。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十分好!在那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单位“1”)

  师:此刻同学们想想,我们还能够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能够用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貌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此刻跟着教师一齐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能够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能够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3份,能够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能够用?来表示;(并板书)

  课堂评价一:P47页(见PPT)

  课堂评价二:PPT口头完成做一做(P46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经过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再经过两次的课堂练习评价,巩固分数的意义及为分数单位的学习再做铺垫。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生:一堆糖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教师指着PPT学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在数学里也有自我的名称叫“分数单位”。例如的分数单位是。

  师:指着课件(学生用圆片表示后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学们看看空白处能够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师:的分数单位是?里有几个?

  生:,3个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发现什么?

  2、师:教师那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明白是这个图形的,聪明的小孩们你们还能明白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你能读出下头的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见PPT)

  【设计意图】:经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教师那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师:看到这些图,美不美?还有比这更美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下并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些什么规律?(见PPT)

  【设计意图】:经过直观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资料?

  生:……

  师:小孩们,今日出色的表现让教师十分的惊喜,相信明天的你会更精彩。最终教师用与分数有关的话送语送给你们,或许此刻不明白,慢慢的你就会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设计意图】:经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经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四):

  教学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分数的产生,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经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整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明确分数单位。

  3、经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弄懂单位“1”。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分钟)

  出示:1/32/57/10

  师:教师黑板出示了三个分数,记得在三年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此刻让我们一齐把这三个分数读出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会读,还记得哪些分数的知识?

  (生汇报)

  师: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交流预习,明确任务(3分钟)

  师:教师明白我们班同学都爱学数学,因为数学里埋藏着好多奥秘,数学是一个藏金的宝藏。不明白你们在昨日的预习中挖出了什么宝贝?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情景。或说出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提炼板书)

  师:大家真的用心预习了,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下头就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

  三、新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联系实际,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

  师:我们已经明白分数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产生的,如测量、分东西、计算等。你能举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需要分数吗?

  (学生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而,我们今日使用的分数它却走过一段及其漫长的旅程。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课件出示。

  (一)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拿出已经准备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线段图。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它的14。

  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二)、更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单位“1”

  我以组词游戏的`形式引出单位“1”。

  课件出示一个苹果(1个苹果)

  再出示两个苹果(1双、1对)

  4个苹果呢?(1组、1盘、1斤)

  24个苹果呢?(1箱)

  小结:经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发现,天然数“1”不仅仅能够表示1个物体,还能够表示多个物体。我们把这些多个物体也看作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感悟分数的意义

  课件演示把这一箱苹果打开,再把这24个苹果看作是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能够用14表示。

  经过我们观察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和分苹果活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以上的表示过程,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相同点:都表示14。

  (2)不一样点:有的用长方形纸表示、有的用正方形纸表示、有的用圆形纸表示、有的用线段表示、有的用24个苹果表示。

  指着黑板与学生沟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分数是什么呢?从而概括出(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3、学习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教科书46页做一做的练习题

  经过练习让同学们,认识当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巩固反馈,拓展提高

  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资源文件列表: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五):

  教学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60—6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许多物体;明白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本事。

  4、在简便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并培养抽象、概括本事。教学重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若教师仅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2、师:你们认识它吗?请大声地读出它?(二分之一)

  它是什么数?

  3、师:你已经明白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分子,分母,分数线)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1、师:对于分数同学们明白的真不少,那你们明白分数是怎样来的吗?

  2、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几幅图,大家看(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1)。

  3、师:古人把绳子按相同的长度打上结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两个结中间的一段就表示长度的一个计量单位,(指着图)如图上这样的一段就用1表示,那里有1、2、3三段就用(3)表示,剩下的不足一段,还能用1表示吗?(不能)

  4、师:(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2)再来看,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的东西还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5、师: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6、师:你明白第一个发明分数的人,他是怎样写这个分数的吗?

  7、师:(课件出示62页主题图)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数记号,人们借助椭圆表示分子为1的分数;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像这样上头摆3根,下头摆5根,就表示35;之后,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这种方法和我国的类似,只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分数线,直至公元12世纪,也就是大约800年前,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向沿用至今。

  8、师:那分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接下去我们就重点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和意义)

  (二)探索研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师: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学生答)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能够,则问:你为什么觉得能够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必须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创作分数。

  (1)操作。

  师:此刻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经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一样的分数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4、认识单位“1”。

  师:利用手中的`学具,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能够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4根香蕉、8块面包平均分,我们又能够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师小结:

  不管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8个面包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单位“1”,教师板书),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示

  一个物体也能够表示一些物体。

  师:你能举例说说能够把什么看作单位“1”?

  5、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经过刚才的举例和学习,谁能够更准确地说说怎样才用分数表示呢?(两个学生讲后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教师板书)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1、62页做一做

  2、师:天然数的单位是什么?7里面有几个1?26呢?

  分数也有自我的单位,什么是分数单位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2页。

  3、找生汇报: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是分数的意义。而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3、练习:读出下头的分数,并说出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课件)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2、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合课件演示)

  师:这1支粉笔,是全部粉笔的15,你能猜出一共有几支吗?(5支)师:为什么是5支呢?

  师:此刻有2支粉笔,也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有几支粉笔吗?你是怎样明白的?

  师:此刻有3支粉笔,还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有几支粉笔吗?怎样那么快就猜出来了?

  师:为什么都是,有的是1支,有的是2支,还有的却是3支呢?

  师小结:虽然都是把全部的粉笔平均分成了5份,可是因为单位“1”的数量不一样,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就不一样。所以说一个分数时,必须要强调是哪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即: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表示。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六):

  教学资料: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单位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进一步学会读写分数。

  2、经过分数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围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1、出示分数,它们是什么数?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么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得多少?

  (2)请两组同学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

  (3)请一位同学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

  (得到的结果都不是整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资料。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概念:

  1、理解单位1的概念

  (1)出示一块蛋糕:它能够用1来表示。

  (2)出示一个正方形:它能够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

  (3)出示一条线段:它能够用1表示吗?为什么?

  小结:一块蛋糕,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都是一个物体,都能够用1表示。

  (4)出示四个苹果:这是几个苹果?能够用1表示吗?为什么?

  用圆圈把四个苹果圈起:此刻能够用1来表示这些苹果吗?为什么?

  (5)把这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行吗?为什么?

  (6)我们全班同学能够用1表示吗?为什么?一组同学呢?

  (7)你能举出一些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的例子吗?

  小结:1不仅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能够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1很特殊,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单位1的?能举出例子吗?

  2、理解分数意义:

  (1)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把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它的三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3)

  这条线段怎样表示它的呢?这一段是几分之几?有几个这样的?

  (4)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只苹果?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成单位1?

  (5)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还能够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6)把6只熊猫来平均分,有几种分法?同桌讨论一下,并告诉大家,你分的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每份是几只熊猫?

  (7)每人拿出围棋子8颗,把它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请大家观察,刚才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能自我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吗?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练习:练习十八13

  3、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请你回忆一下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分母5表示什么意义?看到分母你就明白什么?分子3呢?

  小结:在分数里表示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分子。

  4、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

  天然数有单位,每个天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所以天然数的单位是几?分数也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所以分数也有分数单位,比如:是由3个组成,就是它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想一想,的分数单位是几?为什么?的分数单位呢?

  你能概括一下分数单位的意义吗?

  小结:在分数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练习:

  读出下头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学习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能够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直线上相应的这一点应当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这一点用来表示,为什么?这一点用来表示,为什么?同样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为什么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相同?

  三、看书质疑:

  今日学习的是课本p84p86的资料,请把p86的做一做练习一下,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大家一齐讨论、解决。

  四、综合练习:

  (一)确定:

  1、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二)口答:

  1、把一条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把什么看作单位1?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3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说出下头各题把什么看作1?各题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一袋大米,吃了它的

  3、一本书30页,小华已看了总数的

  (四)填空:

  5个是()是()个

  是3个()()个是是()个()

  (五)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六)下图中阴影部分各占全图的几分之几?(备用)

  五、作业: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七):

  学习资料:

  教材第69页例1、例2,以及70页“做一做”。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我能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掌握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景,质疑探讨。

  2.思考:(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说一说自我的思维过程。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假分数能够化成整数?哪些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真分数____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或分子和分数________,假分数____1。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1)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假分数:()。

  (2)完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做在书上)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八):

  教学目标

  1.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母、分子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本事。

  3.经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本事。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课前准备:经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让同学经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

  再请同学们看两个例子。

  1、出示2个实例(课件)

  (1)这些饼,我们能够用3个来表示,而这些呢能够用4个来表示,再请大家看这半个饼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2)用米尺来测量木板的长度,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许多例子都能够告诉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我们经过计算或是测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也就是分数(出示)。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产生像此刻这样完善的分数的知识。同学们明白吗?我国还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其实分数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揭示课题:今日这节课我们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分数的意义。

  二、互动探究

  (一)复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首先让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下:

  1.用课件展示。(3个例子)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4份。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

  2.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表示。

  (二)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1.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请举例。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思考:

  那里有一堆苹果,你能拿出它的14吗?你是怎样想的?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样分的?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个苹果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讨论:

  把6只熊猫平均分,有几种分法?每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1)汇报分的情景。

  (2)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注意叙述完整。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样分的?

  把六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只熊猫就是这个整体的16。要表示这个整体的2份呢?3份?5份?

  还能够怎样分呢?

  (三)归纳分数的`意义

  1.观察:刚才用来平均分的物体与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以前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刚才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启发:

  像这样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都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我们所看到的1个饼、1张纸、4个苹果、6只熊猫都能够看作单位“1”。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能够把哪些看作单位“1”呢?

  3.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单位“1”,下头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叫做分数?

  (1)汇报。

  (2)出示分数的意义,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单位“1”为什么要用引号?

  “1”不仅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能够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1”很特殊,所以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字或词比较重要?

  (四)分数各部份的名称及意义

  我们明白了分数的意义,下头来看看分数的组成

  出示:小红旗

  指名回答用什么分数来表示?说说想法。

  49这个分数,指名说出分数各部份的名称。

  结合图上的例子,说说各部份所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

  三、巩固发展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不知同学们学习得怎样,我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

  1、看图:

  (1)(做一做)谁能说说35的意义?那里的单位“1”指的是什么?

  (2)分母3分别表示什么?分子2分别表示什么?

  2、练习:

  (1)练习十八1、2、题(课件出示)

  (2)确定:

  (1)47是把单位“1”分成7份,表示这样4份的数。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3)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是65。

  (3)把全班48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8个同学。

  3个同学是这个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个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讨论:同样是3个同学,为什么分别用38和348来表示。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它的资料是什么?我们在用分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十九):

  教学资料:五年级下册P60~62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

  2.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

  3.在学习中能运用观察、分析、比较、辨析等方法,会合乎逻辑,较准确地阐述自我的和观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明白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

  2、明确学习目标。

  3.揭题:今日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二、展开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较适宜呢?

  为什么?

  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个月饼,

  ()包饼干。

  3、: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向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质疑:观察:刚才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小组交流:说说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

  学生汇报、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一样)

  2、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

  移动()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

  移动()它们为一个整体。

  (板书:一个整体)

  (注意引导辨析:一个计量单位例:1米长的线段的1米,就是计量单位,哪些是一个整体?)

  3、揭示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天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取个名称叫单位“1”。

  4、强化延伸。

  这几幅图中,单位“1”能够指什么?

  (哪些能够看作单位“1”)

  单位“1”指什么?

  单位“1”指什么?

  5、分数概念:

  (1)除了我们刚才表示过的以外,

  你明白用还能够表示什么?

  (2):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都能够用14来表示。

  你们都已经能正确地表示14了,那么别的分数你们能表示吗?

  (3)其它分数课件演示

  ①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部分呢?

  这一部分呢?为什么都用表示?

  (4)归纳意义:

  经过上头的学习,像这些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概念)

  6、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并说一说。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观察:有什么发现?明白叫什么?追问:为什么是分数单位?

  :整数我们学过计数单位,6里面有几个一,60里面有几个十。个、十、百……是计数单位,分数也应有分数单位。

  7、分数单位:看看书上是怎样定义分数单位的。(读一读)

  三、练习

  1、56分数单位是(),57……5100,51100,

  2、在四幅中选一幅表示出56。

  (1)学生活动。

  (2)反馈。(逐一反馈,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第4幅,还能够用分数()表示,两个分数大小(一样),

  什么不一样?(意义、分数单位)

  ②第一幅,去掉“”,还能够用什么分数表示?

  想用表示,怎样表示让人一眼就可看出?

  (每个○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哪个分数表示?

  :能够用很多个分数表示,它们只是大小相等,意义、分数单位不一样。

  四、拓展:

  出示两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5,这学期他得了()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

  18,这学期她得了()朵笑脸。

  设疑:同样是2朵笑脸,为什么一会儿是15,一会儿是18,你是怎样想的?

  五、

  收获?这节课你的表现用一个分数表示?如果表现十分棒可得10分,那你能说说你根据自我的你能的几分?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三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2、在操作、观察、思考、辨析等活动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在比较辨析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数

  1、你们都学过哪些数?(整数、小数、分数)

  把你明白的分数知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预设:(1)分数有分母、分子、分数线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取一份就是12

  (3)分数的比较大小

  2、关于分数,你还想明白什么呢?

  预设:(1)分数加减法

  (2)约分、通分

  看来大家的求知欲很强,今日咱们就继续研究分数

  二、实践操作,研究新知

  (一)认识单位1

  出示:14

  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把它画下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先完成的同学再举举其他的例子

  3、汇报交流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预设:

  (1)我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4

  板书:平均分

  强调:是谁的14

  (2)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

  (3)我把一米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一米的14

  (4)我把四根小棒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四根小棒的)14

  这一份是谁的14啊?(这四根小棒的)

  也就是说把这四根小棒看成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你们明白这个整体能够用什么来表示吗?(用天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一份就是(单位1)的14

  上头这些图中,把谁看做单位1?分别说一说

  4、你还能把多少图形平均分,也能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

  (5)我把八根小棒平均分成了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八根小棒的14

  这是把谁看成一个整体?(八根小棒),那么八根小棒就是(单位1)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14

  (6)我把12根小棒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14

  5、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操作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一样点?

  相同:都是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意义相同

  不一样:单位1不一样,有的是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有的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分多个物体时,14一会表示1根,一会表示2根,一会表示3根

  6、经过观察你此刻认为14与它们所分的物体的(个数)无关,也就是与(单位1无关)。无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14的分母4,始终表示把它们平均分成四份,分子1始终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能够用14表示

  7、每一份出现数量不一样是因为(单位1不一样)

  8、如果把他们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两份呢(24)

  你能说说它表示的含义吗?三份呢?四份呢?

  1、刚刚经过大家的'奋力,我们用不一样数量的物体找到了14,下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1)、把12个图形平均分一分,你能够得到哪些分数?

  (2)、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思考有几种分法。

  根据操作过程填写记录单。

  说清每个分数的含义。

  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是()的(),是()个图形。

  记录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画图表示

  用分数表示

  ()

  ()

  ()

  ()

  ()

  ()

  ()

  ()

  与分数对应的个数

  2、小组汇报,根据汇报情景,学生质疑、解答。

  结合表格或图说一说,每个分数中,分母表示的是什么?分子表示什么?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2、教师:这样的2份、3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几个图形

  那也就说既能够平均分成若干份,又能够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3、归纳概念:

  刚才大家开动脑筋,得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能结合刚才的学习活动,结合表格试着总结出什么叫分数吗?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它的一份或几份就能够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日探究的资料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三、简单应用,生活中解释意义

  1、分数不仅仅在我们的课堂中,并且还出此刻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100,我国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

  学生自主阅读,结合具体情境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

  谈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节俭用水的意识)

  2、用分数表示下头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3、确定并说明理由。

  四、总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哪些收获?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4-2024 www.dei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得培资料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0340号-5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妥善处理。